吴普特为参加“九曲黄河”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师生作主题报告

image.png

“大家现在看到的南沟是2015年以来发展变化的南沟,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2015年以前的南沟是个什么样子?整个陕北是个什么样子?整个黄土高原、黄河流域又是个什么样子?所以今天我想以‘由综合治理到高质量发展’为题,与大家交流分享。”6月21日,在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苹果矮密栽培示范园区,校长吴普特为参加“九曲黄河”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100余名师生作了主题报告。

image.png
吴普特为师生作主题报告

吴普特表示,之所以选择“综合治理到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黄河的治理问题。1952年毛主席视察黄河时指出,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毛主席为什么要强调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呢?因为黄河是母亲河。中华农耕文明、黄河流域的文明,滋养了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母亲河“生病”了,所以需要“看病”,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吴普特指出,黄河“生病”的根本原因是水沙不协调,“对症良药”是减少泥沙量。黄河泥沙从哪里来?主要是黄土高原,也就是处于阴山以南、秦岭以北、日月山以东、太行山以西的广大区域。黄土高原干旱缺水,土壤结构特殊,是一种点棱接触、支架式多孔结构,具有不稳定性。一旦地表产生径流,容易发生比较强烈的水土流失。因此,要解决黄土高原的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水土保持。吴普特向大家介绍了我国水土保持治理过程中采取的生物、工程等措施,分析了种种措施的利弊,由此引出了我校朱显谟院士提出的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及学校开展的相关工作。

吴普特指出,实践证明,一个完全退化的生态系统经过20多年的综合治理,可以实现良性循环。正是在此基础上,国家出台了退耕还林(草)政策,学校也为政策的出台作出了积极贡献。黄河每年输沙量由16亿吨下降到现在的2亿吨左右,基本实现了“黄河清”。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也持续向好,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为黄土高原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黄河流域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最难的就是黄土高原。因为黄河流域80%的面积都在黄土高原。那么,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制约黄土高原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又是什么?吴普特给出了他的答案:黄土高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要实现高效、共享和可持续,瓶颈问题是干旱缺水,解决的主要途径有三个。首先是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实现雨水资源化。其次是发展节水灌溉。第三是要把实体水、虚拟水统筹考虑。吴普特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为黄土高原,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继续作出西农人应有的贡献。

image.png
吴普特与学生现场互动交流

报告结束,同学们围拢到吴普特身旁,就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蕴含的科学道理、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阶段和相应措施、乡村振兴、未来农业等与吴普特进行了热烈交流。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农村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周世琪表示,吴普特校长的报告让她印象最深刻就是一代代西农人用实际行动使满目疮痍的黄土高原变成绿水青山的故事。作为一名农村发展专业的学子,将继续深入基层,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资源环境学院环科国际专业本科生任厚朴表示,吴普特校长的报告生动幽默、案例详实,让人印象深刻。作为资环学子,要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将生态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贡献。林学院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吴晓敏表示,通过所见、所听,为黄土高原山变绿、水变情、人变富感到由衷高兴。历史的接力棒已落到我们这一代青年学子手中,自己将努力提升综合素质,积极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为国家生态文明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image.png

当天,副校长陈玉林以“基因编辑和动物育种”为题,也为师生们作了报告。